{dede:field name='typename'/}

九华山寺庙

佛法确实能当饭吃,但我们要重新定义一下,什么是饭?饭,又名食(物),能够对生命起到滋养维系的作用。以人为例,人类的身体、生理功能都是类似的,要想保持正常的运作,就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来维系,这是常识。但人仅仅有物质的食品就够了么?人是具有精神属性的,人们的思想观念、行为习惯、情绪感受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,而这些差异才造就了个性独特的生命特征。因此人还需要精神食粮的滋养,那些一心只知道吃物质的食品重要的人,是忽略了生命的精神属性,把具有无限潜能的生命等同为草木,是可怜可悲的。

佛陀曾经关于食做多次开示,众生依靠四种食而住,即揣食(又称断食、团食等),更乐食(又称触食等),念食(又称思食等),识食。这里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,来自《增一阿含》:

闻如是:

一时,佛在婆罗园中。

尔时,世尊时到,着衣持钵,入婆罗村乞食。是时,弊魔波旬便作是念:“今此沙门欲入村乞食,我今当以方宜教诸男女不令与食。”是时,弊魔波旬寻告国界人民之类:“无令施彼沙门瞿昙之食。”

尔时,世尊入村乞食,人民之类皆不与如来共言谈者,亦无有来承事供养者,如来乞食竟不得,便还出村。

是时,弊魔波旬至如来所问佛言:“沙门!乞食竟不得乎?”

世尊告曰:“由魔所为,使吾不得食,汝亦不久当受其报。魔!今听吾说,贤劫之中有佛名拘楼孙如来、至真、等正觉、明行成为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道法御、天人师,号佛、众佑,出现于世。”是时,彼亦依此村居止,将四十万众。”尔时,弊魔波旬便作是念:“吾今求此沙门方便,终不果获。”时,魔复作是念:“吾今当约敕婆罗村中人民之类,使不施沙门之食。”是时,诸圣众着衣持钵,入村乞食。尔时诸比丘竟不得食,即还出村。

尔时,彼佛告诸比丘,说如此妙法:“夫观食有九事:四种人间食,五种出人间食。云何四种是人间食?一者揣食,二者更乐食,三者念食,四者识食,是谓世间有四种之食。彼云何名为五种之食,出世间之表?一者禅食,二者愿食,三者念食,四者八解脱食,五者喜食,是谓名为五种之食。如是,比丘!九种之食,出世间之表,当共专念,舍除四种之食,求于方便办五种之食。如是,比丘!当作是学。”尔时,诸比丘受彼佛教已,即自克己,成办五种之食。是时,彼魔波旬不能得其便。

是时,波旬便作是念:“吾今不能得此沙门方便,今当求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身、意之便。吾今当住村中,教诸人民,使沙门众等求得利养,使令得之,以办利养倍增多也;使彼比丘贪着利养,不能暂舍,复欲从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身、意得方便乎。”

是时,彼佛、声闻到时,着衣持钵,入村乞食。是时,婆罗门村人民供给比丘衣被、饭食、床卧具、病瘦医药,不令有乏,皆前捉僧伽梨,以物强施。是时,彼佛与众声闻说如此之法:“夫利养者,堕人恶趣,不令至无为之处。汝等,比丘!莫趣想着之心,向于利养,当念舍离;其有比丘着利养者,不成五分法身,不具戒德。”

“是故,比丘!未生利养之心,当使不生;已生利养之心,时速灭之。如是。比丘!当作是学。”时,魔波旬即隐形去。

尔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众生需要四种食,另有五种食能使人出离娑婆,达至涅槃。首先,段食比较好理解,不必过多解释。试着解析一下触食、思食、识食:

触食即众生需要感受种种刺激,诸如需要眼见种种光线,耳听音声、鼻闻气味、舌尝味道、身体感受冷暖涩滑触觉、大脑感受自己的种种思维意识等,依靠这些知觉能力,来滋生和长养众生的身命,在人来说有六根,但在蝙蝠、蚯蚓等生命,其感觉器官不同,则对身心的感觉又有不同。对众生来说,会分别取舍这些感觉刺激,从而产生或贪(希求)或嗔(排斥),诸如,眼乐见好色、耳乐厌听某声等,所以触食z终多使众生增长烦恼。

思食这里做念食,出世间五食里也有一个念食,二者有何区别呢?众生所求的念食是念念颠倒。出世间五食中的念食是念念正念。从念念颠倒的角度来说,即是众生依据见思惑不断造作身口意三业,不停滋生长养见思烦恼,从而也维系于娑婆世界中绽放着其特有的生命色彩。

识食来说,可以依唯识解读为种子的熏习。我们学习佛法,都是在熏习相应的种子。如果不能够把佛法落实到内心深处,指导自己的身口意,那么佛陀的所有言教也都成为了暂时的障碍,成为了一种识食。

从以上四点来看,佛法确实能当饭吃,因为佛法能够改变、塑造、维系一个生命的命运。如果把佛法当作知识,当作学问,佛法也会障碍众生的解脱。

那我们来看一下,如何善用佛法,才能使众生出离娑婆,解脱烦恼与轮回呢?首先是禅食,即依照佛法的指导,实际修习禅法,禅法并非是禅宗独有的,在经典里,佛陀详尽开示了,如何次第分证四禅八定,并且超越四禅八定的禅定境界,z终亲见生命的本来面目。其次是愿食,即内心必须具足愿力,若无强大的愿力,是无法对抗强大的业力的,通过愿食来长养显发自己的法身慧命。再次是念食,即以正念为食,正念即是契入般若,成就觉慧。然后是解脱食,阿罗汉断除见思惑业的系缚后,获得自在之乐,得以长养菩萨性。z后是法喜之食。阿罗汉成就一切智,进而依愿发起菩萨行,长养道种智,因智慧增长而得法喜,更加勤求菩提道业,从而能做广大行愿,随缘利益一切众生,z终成就一切种智,成就佛果。